首页 > 考研在线学习班 > 『扶摇天风』——浙江大学2022届书法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扶摇天风』——浙江大学2022届书法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扶摇天风』——浙江大学2022届书法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本文转自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公众号



6月17日下午,扶摇天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2022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西溪美术馆开幕。

本次毕业作品展共展出六十余件/组书画作品,集中反映了美术系2022届毕业生群体的创作面貌,也汇聚了诸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毕业生求学数载,不忘初心,秉承求是传统,将所“见”、所“感”、所“思”,付诸楮墨,在“浙里”成长。



开幕仪式中,毕业生向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作自我介绍,轮流发表毕业感言,感谢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陪伴。

白谦慎院长致开幕辞。他表示,艺术与考古学院成立仅三年,感谢同学们对学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毕业生未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在艺术的道路上有所追求,不断进步。



系主任池长庆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说“艺术创作想要走得远,一是要勤劳,发挥匠人精神,不断钻研;二是要加强理论修养,多读多看,才能心手如一。



汪永江老师作为本届本科毕业生的班主任,在发言中回顾了展览准备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党委副书记赵蕾蕾老师希望毕业生在求是园收获的点滴,能在逐梦远航征程上给予同学们温暖和力量。其他任课教师也与毕业生们共同回顾数年来的学习、创作,祝福毕业生们勇往直前、前程似锦。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些作品是一个阶段性总结,代表了同学们现阶段对书画创作中不同面向问题的回答——如何深入传统、如何探索当代创作、如何打破习惯与尝试新范式、甚至如何建立个人面貌等等。然求艺问学的道路是艰辛与漫长的,只有不断求索,才能攀登新峰。





艺术硕士毕业生作品

余雅婷



作品名称:行书《俨斋诗六首》

作品尺寸:25cm×14cm×6

作品创作理念:

本次创作作品结合本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把清初“董米书风”(清初书家“引米入董”形成的书风)作为本次创作的风格导向,以米芾和董其昌为主要的取法路径,在传统帖学一路的书写过程中表达自然感,希望书法回归日常书写。

在内容选择上,以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清初收藏家王鸿绪(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1645—1723)的现存诗集《横云山人集》为本,挑选其中六首言情诗,并以仿明清信笺纸和素胶松烟墨作为本次创作在材料上的尝试与探索。

孙浩



作品名称:龙涧鹫峰联

作品尺寸:240cm×25cm×2

作品创作理念:

苏轼《论书》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在创作中,自己总是期望能有佳作的出现,但往往事与愿违,而有时候不经意间却可以写出满意的作品来。此作便是出于无意之中。在书写时,没有思考取法某种风格,亦非着意于创作一副好作品,随手检索一副长联,信手挥洒,最终作品笔法自然,无执着之相,亦在情理之中。

刘韬



作品名称:消息22213

作品尺寸:240cm×200cm

作品创作理念:

《易·丰》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消息又有信号的意思。编号代表时间与空间的记号。有情乃有景,情感、情绪是生成作品的关键,点画随情之势跌宕起伏,生成整体的笔墨之象。

李江浩



作品名称:草书黄庭坚《题落星寺》中堂

作品尺寸:425cm×192cm

作品创作理念:

对传统的深入,是现阶段我在学习书法上的主要发力之处,此件作品的创作,正是这一学习路径之下的尝试。就风格而言,作品主要取法于黄庭坚草书,这在用笔上有所体现,在章法上则进行了行间的穿插和整体幅面内块面感的营造。创作这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的创作阈值——更大的字径与尺幅,都挑战了此前我的创作所触及的限度。而在此次尝试之中,我既感受到了自己在诸多方面存在的缺陷,也被触发了不少新的想法。对于这些新的想法,我会在之后的创作与研究中进行反复思考和打磨,力图推动自己创作水平的提高。

书法学本科毕业生作品

邓子豪



作品名称:劝金船

作品尺寸:248cm×53cm×4

作品创作理念: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赞魏碑云:“骨血峻宕, 拙厚中皆有异态。”这次毕业创作中,我以魏碑为创作取向。内容选取了杜甫的《哀江头》,风格上以北朝碑刻整体方饬的用笔为主,其中也加入了一些圆笔以呈现出方圆皆施的势态。整体字形结构以斜画紧结为主,将一些单独字形拉长以增加丰富性。整体作品变化以笔画粗细与松紧为主,使其气势雄浑但不失细节的精致。

方佩佩



作品名称:苏轼黄州寒食诗二首

作品尺寸:130cm×65cm

作品创作理念:

本作品的内容是来自苏轼的两首黄州寒食诗。作品的创作风格汲取的是吴让之篆书书风。在创作期间我大量临摹了吴让之篆书字帖如《吴均与朱元思书》,力求让自己的创作作品经典化,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也加入了让作品风格化的手段,如我有意识的加强了粗细的对比,在书写中让线条更加圆润,使整幅作品更加具有节凑性、表现性。在形式上,我选择了册页展开的形式,使得每个页面都能够呈现,此外,册页形制与篆书字体的结合,使得作品更加文气,更有文人趣味。

付秦月



作品名称:高扬依山亭联

作品尺寸:348cm×53cm×2

作品创作理念:

此作品取法魏碑。魏碑以宽博宏大,朴拙灵动,结体随势赋形,变化多端。因此作品选择对联的书写形式,内容为高扬的依山亭联:“开轩邀明月,对弈趁清风”。在书写时,线条上加以枯笔,增加苍茫、朴拙之感。笪重光《书筏》云:“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所以在结构上,压缩部分字内空间,使黑白对比更加明显,更显趣味。

黄景馨



作品名称:春江花月夜

作品尺寸:248cm×43cm×3

作品创作理念:

作品内容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春江花月夜》,以《乙瑛碑》为取法来源。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评此碑“碑骨肉匀适而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不必其定出钟傅也。”因此我在创作此作品中,除了注重书体的方整和结构的严谨,亦注重其气韵的表现。在作品章法上将三条屏进行拼接,整体追求和谐统一。

李石青



作品名称:《观镜明己身》

作品尺寸:50cm×50cm×6

作品创作理念: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镜子为载体展现所追的理想,“披良书,探至賾”出自《言志书》,不倦的探求深奥的道理。透窗看世界,观镜明己身,亦是此作品创作立意:立于镜前审视自我。

刘昊



作品名称:山谷题跋十则

作品尺寸:132cm×68cm

作品创作理念: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评苏轼书法:“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余学书数年,特喜东坡书法,盖慕其人之忠义气节、才情豪迈、豁达不羁;其书天真烂漫、自然率真、不拘一格。今拟东坡笔意作此书,录山谷题跋十则,力求书卷之气,然不得坡翁万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睿鑫



作品名称:李白诗选

作品尺寸:234cm×90cm

作品创作理念:

关于我的这一件隶书作品,李白诗选,我最初的创作想法是以唐朝李白的四首长诗来表达我毕业时刻的复杂情绪。关于我这件隶书创作的取法来讲,以曹全碑为主,但因我入帖尚浅又心思过杂,让我觉得若单一以曹全作为取法,最后的成品未免单调了些,故此在曹全碑的基础上加以鲜于璜碑、史晨碑、张迁碑等众多隶书名碑。虽取法来源众多,但自己认为还是做到了一定和谐统一,最后的风格又形成了一种可爱的风貌。

吕家希



作品名称:劝学

作品尺寸:33cm×22cm×17

作品创作理念:

作品内容节录荀子《劝学》篇。创作风格方面,作品汲取北碑书风,如《张猛龙碑》、《李壁墓志》等经典碑刻,并加入一些柔和的行书笔意,使作品达到一种刚柔并济的效果,更显活泼自然。而在结构方面则在点画的的处理上寻求一种粗细对比,利用粗笔画与细笔画的对比增强变化感。本作品取法虽多来源于碑刻,使我们不能够直接看到其墨色的变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些变化的存在,故书写时也格外注重墨色的浓淡枯湿变化。另外整幅作品在形式上,通过册页进行表达,疏密的处理上力求做到一种疏朗大方的感觉,使得作品既有碑刻之险峻,又增添一丝文人之书卷气。

乔冠豪



作品名称:节录归去来兮辞

作品尺寸:240cm×43cm×4

作品创作理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用清篆吴昌硕来写很合适,篆书出现可上追先秦,后渐渐隐于书坛,待到清朝金石学兴起,亦如归去来兮。吴昌硕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书家,其篆更是我心中的首位,用其风格来录归去来兮辞最合适不过。我借鉴了他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风格,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进行了创作,选归去来兮辞也希望在世俗中寻得一份宁静,知行合一、克己复礼。

尚文龙



作品名称:节录《徐霞客游记》

作品尺寸:248cm×62cm×4

作品创作理念:

作品内容选自《徐霞客游记》,其中对祖国大美山川的记述非常适合摩崖题材的创作。

取法上,以《石门颂》为主要取法来源,弱化隶书波磔并多以篆书用笔,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有:“惟笔软则奇怪生焉。”选用长锋羊毫进行书写,通过“不确定性”在线条结体中增加“奇”的趣味。

在传统书法的创作中,通过不断融入新的形式,模拟出大块摩崖拓片的风格,将粗糙坚韧的皮纸附在粗粝不平的石块表面,拓包与纸面或轻或重的撞击做出拓痕。整体风格上,采用有行无列的排列方式,通过强化字的大小对比,浓枯对比,拉长主笔,使留白的虚空间与字的黑色实空间产生对比,丰富作品的层次,追求潇洒自由的书写状态。

沈辰儒



作品名称:闲情偶寄牡丹篇

作品尺寸:248cm×65cm

作品创作理念:

何绍基评《乙瑛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丽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我以《乙瑛碑》为主要取法来源,并辅以《礼器碑》、《肥致碑》。作品中我尝试在整体视觉感整饬的基础上突出字内的粗细对比,并且在结体上稍加倚侧之感,微赋变化,同时装裱时将纸竖向裁剪,使伸展出的笔画贴边,增添趣味性。作品内容节录于《闲情偶寄》木本第一中的牡丹篇,其虽曰闲情而别有怀抱,借牡丹而论世抒怀,不落窠臼。

王洪欣驿



作品名称:浙江大学校歌



作品尺寸:35cm×25cm×17

作品创作理念:

作品内容来自由马一浮先生所作浙江大学校歌歌词。校歌铭刻过去,激励未来,愿我们在“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声音中成为灿若星辰的一员。创作风格方面,我主要取法吴让之的篆书,并特意加重入笔,增强视觉上的质朴之感。同时,线条处理上,方圆结合,增强变化,寻求字内的活泼自然。另外整幅作品在形式上,通过册页进行表达,这种特殊的形制宽阔空灵,使人获得连续性观赏的艺术效果。

谢锦豪



作品名称:庄子秋水(节选)

作品尺寸:360cm×50cm

作品创作理念:

篆书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放松对篆书特别是铁线一路的练习,本作品内容出自庄子秋水中的一节,借河伯与海神北海若的对话,说明了河外有海,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也是对未来自我的警醒。

徐卉



作品名称:春泛若耶溪诗

作品尺寸:235cm×132cm

作品创作理念:

此作内容为唐代诗人綦毋潜《春泛若耶溪诗》,以《石门颂》为总体基调,结字取其横势,在整体章法上由三条屏拼接而成,虽刻意为之然也算协调。学书四载,尤喜隶书,限于自身书写水平和书法理解的深度,作品存在诸多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学书路上望各位师友多指正。

张文



作品名称:柳永雨霖铃词

作品尺寸:180cm×97cm

作品创作理念:

此件作品内容选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词,正文共计九十八字。作品的风格取法于唐代书家李阳冰,李阳冰篆书线条疏瘦圆劲、挺拔细健,笔笔中锋,结字讲究平衡对称,上紧下松,是唐代篆书的代表作。本人爱好篆书,练习玉箸篆有助于提升笔画线条的质量以及提高手对毛笔的把控能力。但本人基础薄弱,能力有限,未能将李阳冰篆书风格特点完美呈现出来,个人风格更无从谈起。我将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在学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张子毓



作品名称:节录世说新语德行篇

作品尺寸:175cm×69cm

作品创作理念:

在对书法不断摸索的道路上,我对魏碑作品情有独钟。《张黑女墓志》是魏碑作品中的“一枝独秀”,它既有魏碑的峻宕质朴,也有南帖的空灵秀润。我的这幅作品就是以该墓志的风格特色为主展开创作的。在作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我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指导建议,仿西安碑林中的小墓志,将形制改为长方形,选用了做旧的拓片纸,并且在字与字之间做了或明或暗的界格。同时,将世说新语德行篇每一则另起一行,既方便阅读,也增强了章法的疏密对比,使整幅作品更加具有金石气。

赵婧



作品名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作品尺寸:240cm×40cm×3

作品创作理念:

作品内容选自《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创作风格方面,作品汲取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书法风格。

康有为曾评价王铎“笔鼓宕而势峻密,真元明之后劲” 。他的行草书用笔沉着痛快,恣意狂野;结构纵横取势,变化多姿,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在他之前,还未有人主动追求表现“涨墨”。因此我在创作此作品的过程中,着重于展现笔墨枯湿浓淡之变,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在整幅作品中,何地重,何时轻是我思考了许久问题。后来经过了老师的指导和调整,最终完成了这幅作品。

朱雯睿



作品名称:我有金樽酒 人怀宝鼎文

作品尺寸:265cm×45cm×2

作品创作理念:

清代金石学家翁方纲曾言:“书法篆为正,隶、楷则通矣。”学习篆书的过程中,我关注到西周金文所呈现出的神致古拙的艺术特征。这幅对联以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大篆为基础,从字形结构以及线条上进行创作发挥。在书写的过程中我注重表达出金文线条的古朴厚重,同时融入了汉魏碑刻的生拙之气。在章法布局上将单个字划分出相对独立的空间,以突出每个空间单元中以及空间单元之间的黑白对比。

排版 | 刘厚雪 苏芯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您推荐